用户登录

|

生态优先的云南低丘缓坡开发土地规划与监管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4-21 浏览次数:1182

云南财经大学2个项目 anli.jpg

  2019年4月2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国土规划整理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南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生态优先的云南低丘缓坡开发土地规划与监管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提交评价的技术资料齐全,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研究成果针对云南山地自然生态特点和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现实需求,着眼于控制低丘缓坡开发的地质灾害和生态风险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等难题,系统提出了云南山地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优先的低丘缓坡开发土地规划与监管理论,创建了“数据获取、综合评价、立体规划、产业(工业)布局、监测监管、配套政策、应用示范”一整套技术方法体系。具体包括:

  (一)研发出面向云南低丘缓坡开发的集成化三维土地调查技术,提出了一种三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及自动生成方法,研制出低丘缓坡山地适用型车载无人机土地调查系统,首创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的集成化三维土地调查装备,确保低丘缓坡山地区域三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高精度获取和处理。

  (二)针对云南山高坡陡、生物多样性丰富,创新性提出山地城镇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创建了山地开发生态适宜性综合阻力模型,研发了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地质环境与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技术,为协调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与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针对山地立体特征和自然生态过程复杂多样性,创新性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创建了生态优先低丘缓坡土地立体规划技术体系,研制了低丘缓坡开发工业用地标准,形成了解决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技术措施。

  (四)针对云南山地地质灾害多发,创建了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生态风险规避与地质灾害动态预警技术体系,综合集成信息技术首创生态风险与地质灾害业务化监管预警平台,为山地开发的生态风险防范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该成果开发了低丘缓坡三维调查技术装备1套,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及软件9项;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5篇;出版专著5部;构建了面向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的移动协同三维土地调查平台和生态风险与地质灾害业务化监管预警平台;编制技术导则5部、专业指导意见1项。

  四、成果已应用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监管,完成了云南省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及配套专题及管理信息系统和县级、项目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规划技术指南与用地标准、数据库标准等管理标准(技术规范)等,指导云南省234个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和全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管理,在保护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生态“绿线”,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同类地区具有示范意义。

  综上所述,该研究成果系统、完整,创新性显著,应用价值高,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孙九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凤荣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张晓玲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研究员

  王徳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

  冯淑怡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王克强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王金亮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