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大连召开了由大连海洋大学完成的“光对水生经济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的理论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成果介绍,审阅了技术报告、科技查新报告、检索证明、应用证明等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 提供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 该成果针对设施水产养殖对光照的生产需求,重点解析LED 光照对鱼虾贝生长行为生理的影响及其效应规律;突破鱼虾设施养殖LED 光源系统研制与光环境调控技术;研发设施养殖系列化多型号LED 灯具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基于LED 光照调控的设施水产养殖技术综合集成与工程示范,提高养殖动物产量和品质;制订标准与规范,并实现了产业化示范应用。
3. 主要创新点:
(1)研究证明在皱纹盘鲍对不同光质的响应过程中,钙调蛋白起始了光信号的转导,通过与下游POU转录因子的结合参与调控鲍对光环境因子的应答机制。POU转录因子通过与MAPK和CDPK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结合,进而影响鲍在长波长和短波长光照下产生明显不同的行为特点和代谢差异。
(2)应用新型LED光源结合大西洋鲑性腺发育规律筛选出有效调控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大西洋鲑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光照周期条件(性腺发育启动之前采用长光周期,发育启动之后采用短光周期),通过光周期抵抗温度对性腺发育影响并应用于大西洋鲑养殖生产中,使其性早熟率从47%降低到20%以下。
(3)基于水生物光生物效应规律,将特殊波段UVA、青色二种芯片同蓝光、白光及硅酸盐与氮化物荧光粉成功耦合,研制出与太阳光谱97.96%相似度的系列多型号水产LED灯具,显色指数Ra为92.2,并采用鳍片无缝紧配和阴极电泳氟碳喷涂技术,使水产灯具防腐等级首次达到WF2。
4. 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多家水产养殖企业采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综上,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鲍与光环境效应机理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丁德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关道明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主任
周遵春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院长
姜大为 大连市水产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所长
侯 林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周大勇 大连工业大学教授
鲍永杰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