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腮腺肿瘤系列研究及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6-28 浏览次数:1624

腮腺肿瘤系列研究及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 anli.jpg

  2020年6月2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完成的“腮腺肿瘤系列研究及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提交的资料完整、规范,符合评价要求。

  二、课题组在对腮腺肿瘤系列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腮腺肿瘤治疗及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重建关键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并取得了技术突破。主要创新点如下:

  (1)研究发现滇重楼总皂苷可促进ACC-83细胞凋亡,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滇重楼总皂苷对ACC-83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抑制MIF及CD74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通过体内实验观察紫杉醇对裸鼠体内腮腺腺样囊性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紫杉醇能够抑制ACC-M细胞在裸鼠体内的增殖, 促进其凋亡, 抑制VEGF的表达;为临床药物治疗腮腺恶性肿瘤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2)创新性研究表明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总干压榨伤后,面神经元反应不同;局部应用GDNF、口服米诺环素对面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双桥接技术、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自体静脉再生室等多种技术修复兔面神经长段缺损能够在一定的缺损长度内引导神经再生,具有可行性及优越性,为临床治疗腮腺手术后面神经损伤奠定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3)创新性使用颈阔肌瓣修复腮腺术区缺损。颈阔肌瓣形成一个屏障, 阻止交感、副交感神经的错位愈合,可有效预防腮腺手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并可减轻局部凹陷畸形。

  三、上述研究成果为腮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技术,经18年的临床应用及观察,治疗效果良好、技术稳定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该成果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引用118次。培养研究生10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人,其中1人培养为教授,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

  四、该成果为腮腺肿瘤及面神经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治疗效果肯定,并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田卫东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

  陆 地 昆明医科大学教授

  孙传政 云南省肿瘤医院教授

  曾 仲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王继华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