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5-13 浏览次数:1859

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anli.jpg

  2019年5月13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冶金研究院、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听取了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成果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项目对锌冶炼领域中的锌焙烧、浸出、硫酸锌净化、电解、浸出渣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主要创新点如下:

  1)锌焙砂富氧中浸及除杂技术。利用富氧空气取代锰粉和高锰酸钾,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胶体除杂,提高锌、铜浸出率,降低除杂成本。

  2)烟化炉全冷料自造熔池吹炼处理锌浸出渣技术。烟化炉全冷料自造熔池,取消了还原炉或化矿炉,氧化锌烟尘的综合能耗下降248.27kgce/t,渣含锌降低至2.69%,氧化锌烟尘含硫降低至4.77%。

  3)锌浸出液加压净化除有机物和镁离子技术。硫酸锌溶液加压雾化,富氧气氛中的氧气与有机物进行反应,使有机物含量降低88.47%;进行加压,提高温度,再加入硫酸盐晶种,恒温进行浓缩沉降脱除镁离子,镁离子浓度小于15g/L。

  4)硫酸锌净化铜渣氧压酸浸生产硫酸铜的技术。采用全湿法氧压酸浸技术处理铜渣工艺,铜的一次浸出率高达96%以上,浸出时间大幅缩短至2.5小时;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氧化焙烧过程,解决了环境污染大、冶炼能耗高、工艺流程长的问题。

  5)锌电解阴极板横梁—导电头一体制造技术。采用压铸工艺通过模具的设计实现吊耳、横梁与导电头的整体成型及导电头的铜铝复合一次完成。导电头电阻为0.4-0.8μΩ,导电头发热温度较传统工艺生产导电头降低5℃。

  3.该技术现已成功应用于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铜锌业有限公司、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业生产,两年累计新增销售额36.8亿元。吨锌直流电耗下降至2873kwh,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三废”排放完全达标,实现了清洁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该项目已获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5项,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包括省级科技领军人才等高级人才11人。

  项目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王 华 大理大学教授

  杨 宇 云南大学院长、教授

  谢 明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臧 建 云南冶金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雷 霆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