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完成的“云南矿山损毁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项目研究并划分出云南省矿山损毁地的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针对高原矿山损毁地开展了植物材料选择研究,筛选出适宜昆阳磷矿山的优良植物材料28个,个旧锡矿山的11个,成活率达到95%以上。
3、构建了云南高原不同矿山损毁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7项土壤恢复技术措施。
4、采取削坡、工程拦挡措施,提出了树种配置、在排水沟就地取材设置微型谷坊、在边坡采取生物措施层层拦截等综合技术措施,示范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5、从植物习性、群落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土壤改良、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控制等方面,对不同植物配置、不同恢复措施、不同立地类型下的植被恢复措施进行了监测评价,筛选出矿山损毁地边坡护坡、磷矿山排渣场生态经济林等7个矿山损毁地恢复模式,对全省矿山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6、项目发表论文30篇(2篇SCI,2篇EI),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认定省林木良种1个,制定地方技术规程1项。
7、在矿山损毁地植被恢复中推广应用25950亩,新增产值26239.6万元,新增利税1297万元。
综上所述,项目技术先进,可推广应用于云南省矿山及工程建设损毁地植被恢复工程中。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出席嘉宾名单
李 昆 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研究员
彭 华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
张乃明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李玉辉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陆树刚 云南大学教授
华朝朗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正高级工程师
何承忠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