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由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并主持,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对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指挥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完成的“高海拔山区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进行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组汇报,经质询和认真讨论后,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翔实,符合评价要求。
二、项目依托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清水海引水工程的高海拔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关键技术开展了全面的研究。依托研究成果已获得相关专著1本,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24篇。
三、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涌突水量预测分析方法及风险等级划分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岩溶富水地层隧洞快速施工的技术组织系统与仿真系统形成了岩溶富水地层施工风险集成控制技术,建立了复杂岩溶富水地层隧洞施工风险辨识及集成控制技术。
(2)针对输水线路穿越活动区域断裂带规模大、活动性强的特点,首次提出了适应大变形和强地震作用的万向型波纹管伸缩节、双向滑动支座和固定支座相间布置的新型柔性吸能结构系统;建立了钢管、伸缩节、镇支墩和地基的非线性接触力学模型,提出了活动断裂带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
(3)建立了基于隧洞变形的断层泥石流危害程度划分方法,形成了系统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人工智能预报分析相结合的断层泥石流灾害预警方法。
(4)建立了地质信息-环境信息-安全信息耦合的线位选择综合评价模型,开发了基于三维大场景的长距离引水工程智能选线数字化平台;基于BIM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参数化设计方法,构建了长距离引水工程智能参数化设计体系。
四、研究成果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等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出席嘉宾名单
张立翔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吴永红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谢力明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教高
朱镜芳 水电十四局教高
朱其志 河海大学教授
吴小宁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教高
张慧颖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