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由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等单位完成的“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成果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成果自2004年以来,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规律系列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策略优化及流程优化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创新点如下:
(1)改进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的部分救治技术。发现手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伐卢定和替格瑞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优化了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中无复流、冠脉穿孔等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率先利用自体皮肤有效封堵冠脉穿孔并发症等,并进行了有效的推广应用。
(2)优化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流程。强化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应该实行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畅通,探明了远程传输心电图、绕行急诊科和CCU、一键式启动导管室等胸痛中心核心要素在降低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到球囊扩张时间中的作用。实践了胸痛中心的运行中护理工作的改进要点,并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3)深入探讨了我省亚高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发生规律,发现在亚高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比例较高,探讨了合并症出现的主要相关因素等。
3、该成果获多项国家、省级基金支持;发表论文28篇(SCI杂志7篇,影响因子大于3分的2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国家级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举办学术会议及培训班20余次,培训人员4000余人次,组建成立云南省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介入基地学员多名;推动学科成为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国胸痛中心及示范中心、省创新团队;成果推广应用至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转诊模式,救治了近两千例患者的生命,据中国胸痛中心联盟通报表明目前该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在国内综合指标排名第二。
综上所述,该成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整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利用自体皮肤有效封堵冠脉穿孔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出席嘉宾名单
李建美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田 青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阮志敏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乌若丹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徐宏慧 昆明医科大学教授
杨秀国 云南师大信息学院教授
谢颖夫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