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超深层缝洞型油藏耐温、抗盐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6-01 浏览次数:147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xiao.jpg

  2021年5月2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恒业石油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超深层缝洞型油藏耐温、抗盐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方的总结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意见如下: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经过专家评审,该成果围绕高温高盐缝洞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要求,从泡沫驱机理、泡沫体系研发、配套工艺等方面开展攻关,形成了超深层缝洞型油藏耐温、抗盐氮气泡沫驱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的创新点如下:

  1)研究揭示了缝洞油藏氮气快速分异特征及泡沫在缝洞空间中液膜分离、“充填”过洞、“等密度”驱等运移和波及行为。

  2)发明了耐温150℃、耐压50MPa泡沫评价装置,研发了耐温140℃、抗盐22×104mg/L的泡沫体系,泡沫半衰期达到21小时,冻胶泡沫稳定时间达45天,泡沫耐温、抗盐和稳定性获得突破。

  3)建立了耐压50MPa、撬装氮气泡沫在线加药装置及耐压70MPa地面发泡装置,实现了泡沫体系地面高压在线注入,保障了地面高效生泡。

  4)形成了氮气泡沫驱差异化的工艺方案优化方法,现场实施后地下方气换油率提高1.5倍。

  3.知识产权状态结论: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论文16篇。

  4.应用结论:该成果在塔河缝洞型油藏实施24井次,增油4.0万吨,新增利润5867.69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超深层缝洞型油藏耐温、抗盐氮气泡沫驱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顾心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 雷 长江大学研究员

  王振波 国家重质油实验室教授

  魏 兵 西南石油大学教授

  王旱祥 江苏省海洋油气装备重点实验室教授

  赵景茂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刘永辉 西南石油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