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水稻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4-04-26 浏览次数:67

科技成果评价.jpg

  2024年4月2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水稻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查阅了资料,听取了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本成果针对水稻种子带菌严重、农药施用不科学等问题,从种子保健、农药减量增效等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取得如下创新:

  1. 创建了以“保健+活力”为核心的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解决了水稻生产中种子带菌危害的问题。阐明了不同恶苗病菌对恶苗病发病率的影响及侵染致病性机理,为种子保健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析了稻种中内生菌群的多样性,明确了显著影响种子活力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百株干质量、OMR值、IMT值5个重要指标,构建出水稻种子活力数学评价和预测模型,筛选出2种种子处理剂。

  2. 创新了以“重金属污染消减、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水旱轮作”为核心的水稻大田绿色生产技术,实现了农药减量增效。研明了锰锌肥减少重金属Cd、Pb积累的效果优于硅硒肥。探明了乳液法制备除草剂氟乐灵控释剂能延缓原药降解速率,建立了温度和pH值对控释性能影响的多级释放模型。

  三、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论文7篇,出版专著1部,入选省级主推技术1项,颁布团体标准3项,获6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认证。2021~2023年在云贵川粤累计推广水稻绿色生产技术456.08万亩,新增粮食产量6249.26万千克,节本增效7.04亿元;生产绿色大米214万千克,有机大米70万千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760万元。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成熟度高,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低纬高原水稻种子保健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成果名称修改为:“低纬高原水稻种子保健与农药减量增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专家组成员

  邓华凤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杨占烈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戴高兴 广西农业科学院处长、研究员

  胡凤益 云南大学院长、教授

  刘雅婷 云南农业大学院长、教授

  王德海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研究员

  李燕云 南省植保植检站正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