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云南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6-24 浏览次数:1653

云南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anli.jpg

  2020年6月23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云南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依托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解决了云南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无损检测推定混凝土强度的系列问题。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研发了在优质骨料和矿物掺和料资源缺乏的地区,就近取材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裂技术。制备了强度和耐久性均满足公路工程设计施工要求的C50、C55混凝土并大量应用于预应力梁制造。

  2、针对云南不同气候带和地方性原材料的品质特点,提出了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强度、耐久性双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关键控制参数;以及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成套关键技术。

  3、揭示了碎石的压碎值对C50和C55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用压碎值较高的碎石批量生产C50和C55混凝土,并在公路工程中成功应用。

  4、建立了适用于云南工程建设的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抗压强度范围为25MPa-70MPa的混凝土的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

  5、定量研究了混凝土由表及里不同部位的硬度、抗渗性等物理性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了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材料物理性能的空间非均匀性的影响规律。

  三、项目研究成果在云南省21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累计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457.27万m3,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20.69亿元;培训云南省公路工程技术管理人员1492人次,实现混凝土技术咨询收入1121万元。该项目编制地方标准4部,获得授权专利9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得认定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公共服务平台1个,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综上所述,该项目在优质骨料和矿物掺和料资源缺乏的地区,就近取材制备的公路工程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成套技术方面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地方标准的宣贯培训和成果推广应用。

专家组成员

  阎培渝 清华大学教授

  冷发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

  郝挺宇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叶燎原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缪 沾 云南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正高级工程师

  师 红 云南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正高级工程师

  张昆华 云南省贵金属集团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