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技术
需求
专家
服务
委托研发
成果评价
科技查新
检验检测
创业孵化
资本对接
技术转移
新兴领域
分析平台
资源
资讯
类型:
全部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企事单位
行业协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他
领域:
全部
地球科学
信息技术
土木水利
物理学
生物科学
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
资源环保
新材料
医药卫生
其他
蔡美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专家。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后20多名、博士90多名,硕士50多名,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国...
官春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专家。现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共主持10多项国家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二等奖4项。出版专著8本,论文130余篇。培养博士生25名,硕士生15名。
杨万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家简介:
高分子化学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化学,针对此领域内影响高分子材料和工业技术进步的一些重大科学难题,进行基础层面的方法学研究。在有机材料表面改性新反应/技术、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新方法、非均相聚合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并进入工业应用。迄今发表SCI...
姜德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光纤传感新技术的研究,经过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研究与开发出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科技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郑建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家简介:
信息分析专家,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复杂信息系统分析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序列论、函数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复杂信息系统输出分析技术、系统模型解析理论和方法、系统参数还原技术研究中均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复杂系统分析中多次发挥显著作...
邹志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家简介:
材料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从事环境能源材料研究,在Nature、PRL、Angew Chem、JACS、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50多篇, h指数63;获发明专利30余项。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王双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煤炭资源与地质勘查专家。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获1997年、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领导国家规划矿区大型勘查工程,建立了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体系,2010...
黄庆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轧钢机械设计专家。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 长期从事大型轧钢设备设计方法研究、技术开发及工程化工作。建立了大型轧钢装备载荷特性求解、重载机构结构优化设计及大惯性系统高精度控制等方法。在中厚板轧制、矫正及剪切三大类关键装备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为大型冶金装备技术进步...
陈政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工程力学专家。现为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湖南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桥梁等大型结构的工程力学问题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5部,国内外已授权发明专利十几项。
李华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海洋工程安全专家。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海岸与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成果纳入3部国家行业规范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创新奖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获国家杰出...
田红旗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家。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副校长。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科研与教学工作。在高铁空气动力学、列车撞击动力学、大风环境行车安全技术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和工程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詹天...
岳清瑞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简介:
工程结构专家。北京科技大学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诊治及碳纤维土木工程应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17项相关国家科技项目课题。发表论文139篇,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