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实践十号返回式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空间实验管理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5-17 浏览次数:1556

实践十号返回式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空间实验管理系统 anli.jpg

  2019年5月1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完成的“实践十号返回式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空间实验管理系统”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提供的项目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实践十号卫星工程任务围绕有关能源、农业和健康等领域国家科技战略目标,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生物工程、物理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大科技成果。空间实验管理系统对实践十号卫星工程和科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该项目研制了空间科学实验管理系统服务平台,满足了相对地面实验更高的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涉及光、机、电、热、软件、系统工程等多个领域和学科。突破了包括基于MIL-STD-1553B总线协议的扩展应用技术、星载高速数传码速率可变技术、空间实验数据管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以“高效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理念进行了空间科学实验系统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了卫星平台的资源实现了包括国内首次空间无人燃烧实验等19项实验装置的科学实验任务,以创新性的轻小型化实验管理系统实现了系统集成和在轨科学实验任务的顺利实施。

  4.管理系统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万户”Soc处理器芯片为核心的高度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支持遥科学、遥操作的多任务实时管控功能,实现了在轨健康管理和故障隔离功能。为国产高性能核心器件的大面积在轨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专家组全面审核,该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胡文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邱家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究员

  胡维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

  胡成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站大机械臂总设计师、研究员

  赵晓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何景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白 明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