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最优运行与校正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7-04-19 浏览次数:707

4.19大规模交直.jpg

  2017年4月1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召开了由广西大学和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最优运行与校正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报告,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1.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项目针对跨区域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运行复杂、控制难度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难以保证等技术难题,应用现代内点最优化理论,从电力生产不同的时间尺度,对发电计划和运行方式进行统一优化,实现具有强随机性电源和负荷的跨区域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可调可控和安全经济运行。主要创新成果包括:

  1)提出了现代内点互补最优化理论的无功电压优化方法和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极限优化分析及预防控制校正技术;

  2)提出了梯度采样序列二次规划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分析和最优校正技术,以及暂态稳定预防控制和在线运行风险预警技术;

  3)实现了多时间尺度水火互补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

  4)提出了电力系统发输变配全过程可靠性评估的综合解决方案;

  5)提出了优化理论的理论线损计算和降损辅助分析及决策技术,实现了多维度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对标评价体系。

  3.研究成果集成应用于广西电网的生产实际,解决了诸多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运行遇到的难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水平,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53篇,其中国际SCI论文7篇。

  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提出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分析和最优校正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出席嘉宾名单

  卢 强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董旭柱  南方电网科研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伟胜  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教授

  尹志民  广西电力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高级经济师

  曾祥君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助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韩学山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袁 越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