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吊弦标定机研制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方的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为了提高接触网参数测量精度和吊弦安装位置标定智能化水平,项目方提出了接触网参数自动测量、吊弦安装位置自动标定等综合解决方案。主要创新点如下:
1)基于行走作业平台的“粗定位+精定位”技术
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对设定高度值进行实时检测,实现“粗定位”功能;通过直角坐标机械手末端对接触线的实时跟随,实现“精确定位”功能。
2)基于接触线测量的零点定位技术
采用高频激光检测技术和高精度快速跟随技术,在行走作业平台不停车作业过程中,实现了对正线腕臂定位器的位置检测,通过数据处理算法解决了双腕臂定位器识别等零点定位检测。
3)基于独立行走的高精度测距技术
测距整定单元采用独立安装在行走作业底盘的测试方式,其行走测量轮与轨道面保持恒定压力,有效避免打滑造成测距数值不准确,通过测距参数修正算法实现了测距高精度。
4)适应户外作业的3D机器视觉技术
采用基于切片原理的激光、视觉综合测量方式,实现接触线几何参数的连续高精度自动测量。
3.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行业中的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京雄城际铁路中,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组成员
朱飞雄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王维锐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汽摩配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广英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唐晓岚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刘燕德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吴积钦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代伯寿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