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共同完成的“库格线复杂环境下牵引供用电品质与回流特性研究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针对偏远地区铁路沿线电网架构稀疏,供电容量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等问题,项目方进行了冲击负荷下外部电源-牵引供电系统-列车之间动态负荷过程的建模,研究外部电源薄弱地区牵引供电系统接入电力系统的适配性,并评估了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对牵引供电能力的影响。主要创新点如下:
(1)建立了高原外部电源薄弱区段的牵引供电系统数学模型,并对供电能力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高原电气化铁路供用电质量的预测评估提供基础和依据。
(2)开展了高原外部电源薄弱区段电网电能质量状况测试与评估,校验系统多运行工况下,外部电源方案对牵引供电能力的影响。
(3)进行了高原外部电源薄弱区段供电能力评估,将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供用电质量的变化规律,定量评估了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对高原外部电源薄弱区段牵引供电能力的影响。
(4)建立了高原复杂土壤地区牵引供电及回流模型,重点研究土壤电阻率等影响因子的等效模型,结合专业仿真软件,模拟库格线典型区段牵引供电与回流系统运行特征,分析高原冻土环境及不同列车运行工况下牵引供电网络潮流分布及钢轨地电位变化规律。
(5)开展了高原冻土地区典型区段土壤电阻率测试与分析,针对高原地区冻土环境的土壤电阻率,在牵引回流系统建模中考虑其影响,使得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3.该项目对外部供电电源薄弱区段与牵引供电系统的适配性研究,成果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在库格铁路青海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专家组成员
朱飞雄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郑云水 兰州交通大学现代交通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张 强 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
杨广英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郑 文 太原理工大学公共安全大数据研究所教授
张尚礼 山西省数字经济联合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熊春节 中冶南方城建公司智慧城市设计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