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核桃及薄壳山核桃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12-12 浏览次数:1127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2个项目 anli.jpg

  2022年12月1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对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主持完成的 “核桃及薄壳山核桃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审阅了提供的资料,听取了项目介绍,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该成果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0YFD1000703)研究内容,提供的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主要成果

  1.创建了西南山地以品种配置、降冠促丰修剪和遥感定量监测、无人机药肥一体化施用为主的技术体系,形成了核桃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有效解决了核桃树体高大,结果部位外移,采收管理困难等低产低质低效问题,在云南示范点平均亩产坚果从50-6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节本增效30%以上。

  2.构建了数字化营养诊断和产量预测模型,研发出以微喷节水、诊断施肥为主的核桃省力化栽培技术模式。建立起矿质元素、产量阈值和需肥规律的核桃、薄壳山核桃营养监测评价体系。在沙漠绿洲、太行山区等区域应用该技术,节水率达到40%;核仁含油率由60%左右提高到68%,出油率提高到60%以上。

  3.提出了薄壳山核桃宜机化栽培模式,研发出核桃、薄壳山核桃省力高效的机械采收技术。应用无人机辅助授粉薄壳山核桃单一品种园,其座果率提高21.50%,空瘪率降低49.24%,比人工授粉效率提高20倍。核桃机械采收效率是人工采收的5倍,成本降低30%以上。薄壳山核桃机械采收较人工采收减少用工数5.66个/亩,坚果采收成本由2.92元/公斤降低至0.92元/公斤。

  三、发表论文5篇;授权专利4件;发布地方标准15项,团体标准1项。培训技术人员1300人次。在云南、新疆、河北、安徽等主产区示范推广9.85万亩,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综上,该成果总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遥感技术观测核桃果园形态和树形结构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裴 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石卓功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

  武绍波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韩华柏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

  刘金凤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