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高产油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云油杂12号”创制与示范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云南油菜产区干旱、茬口矛盾突出,产油量偏低,杂交制种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主要创新点如下:
1.利用引进的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杂交种,选育出遗传稳定的双低恢复系与不育系,实现了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有效解决了云南油菜不育系育性不稳定和制种产量偏低的问题;
2.研发了“云油杂12号”(GPD油菜(2018)530226),实现了早熟、优质、高产与高含油量等目标性状的快速聚合,该品种生育期178.1天,两年区试亩平均产量203.28kg,增产10.8%,含油量44.7%,维生素E含量426.52 mg/kg。2017、2019年入选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
3.制订并颁布了云南油菜“三精”高产栽培技术地方标准(DB5309/T 31-2019),云油杂12号依托该标准实现了全田实测最高亩产408.21千克,创云南省旱地油菜生产历史记录。
云油杂12号在云南省油菜主产区累计推广100余万亩,其中近三年(2022-2024年度)种植66.70万亩,新增菜籽产量1466.65万千克,新增产值10076.12万元,审定/登记油菜杂交新品种2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论文7篇,颁布地方标准1项,与企业合作开发出云南首款天然高维生素E油脂产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在油菜品种选育、旱地栽培技术等方面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中在油菜早熟高产油品种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涂金星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王幼平 扬州大学教授
胡凤益 云南大学研究员
王德海 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研究员
赵杰平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正高级经济师
张 林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
蔡光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