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有机固废新型蛋白高效转化与高值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召开

2025-11-03 浏览次数:20

有机固废新型蛋白高效转化与高值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 anli.jpg

  2025年10月3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维尔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有机固废新型蛋白高效转化与高值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一、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本项目聚焦餐厨垃圾、酒糟等中低C/N比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与新型昆虫蛋白开发,系统地研究、攻克了昆虫蛋白原料标准化难、种虫繁育稳定性差、生物转化装备集成度与自动化程度低等核心技术难题,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建立了高品质种虫标准化筛选与高效繁育技术体系,通过成虫繁殖产卵载体优化比选及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光照节律等影响因素调控,大幅提高种虫繁育的稳定性和效率。

  2. 开发了昆虫蛋白生物转化及高效提取技术,通过“孵化育苗-幼虫培育-定量加料-生长环境”全过程精准调控,实现昆虫高效转化,物料减量率、料虫比等关键生产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

  3. 研制了隧道式强光红外分选与有机肥高效生物转化技术,实现了虫体高纯度、高效率自动化分离,所得昆虫蛋白产品营养指标优异,整体资源化水平行业领先。

  三、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参编团体标准3项、制定企业标准7项,在常州、淮安、南通、绍兴、西安等地建成多个推广基地,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得到推广与生态农业循环综合示范,年经济效益约1.31亿元,昆虫蛋白产业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本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隧道式强光红外分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巨 勇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宋安宁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杜海燕 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刘正平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袁红莉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

  解 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余志晟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