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沈阳召开了由东北大学完成的“特厚钢板低压缩比高渗透性轧制关键工艺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成果完成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研究报告、科技查新报告、产品检验检测报告、应用证明等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 提供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 该成果开发了“温控-形变”耦合的特厚板高渗透性轧制技术,建立了即时温度控制、分层累积轧制力模型以及VSG自学习控制模型,实现了特厚钢板“心-表”差温轧制,提升了钢板变形渗透,有效提高了钢板全厚度方向的组织均匀性。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新装备技术升级,生产出系列高端特厚板材产品,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装备急需。
3. 主要创新点:
(1)提出连铸末端热芯大压下轧制工艺和钢板轧制过程中的“温控-形变”耦合轧制工艺,基于“心-表”温差和负荷分配控制,在提高厚向变形渗透性和降低轧制压缩比的同时,通过金属形变再结晶机制及反复相变机制,实现了钢板心部质量和表面质量的同步提升。
(2)研制成功首台套“温控-形变”耦合的差温轧制成套装备,开发即时温度控制、分层累积轧制力模型以及VSG自学习控制模型,建立钢板横向、纵向、上下表面均温控制策略,在往复“轧制-冷却”过程中保证厚向轧制变形的渗透性和钢板温度均匀性。
(3)基于高渗透性差温轧制工艺技术,结合专用特厚规格产品性能特征,建立特厚板组织均匀化精细调控和性能稳定化控制方法,生产出高品质特厚规格止裂船板钢、海工钢、核电用钢等系列高端产品。
4. 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该技术在多家钢铁企业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该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其中“温控-形变”耦合控制技术及控制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袁晓光 沈阳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沈明钢 辽宁科技大学教授
马宗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李玉海 沈阳理工大学教授
刘春忠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