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广州召开了由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完成的“地铁安防敏感区关联性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审阅了项目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1.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成果针对地铁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的建筑物深基坑、地下主体结构所遇到的施工难题,以天津津湾广场金之谷大厦和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为载体,提出或改进了“地铁通廊结构半逆作法施工技术、地铁细长通廊支护冷冻法施工技术、底板固有缺陷堵排结合防水施工技术、地下空间既有风亭结构托换施工技术、超深地下室共用支护支撑结构后拆法施工技术、基坑关联性地铁运营区变形自动化监测技术”等六项技术创新,形成了地铁安防敏感区关联性工程关键施工技术。
3.项目具有以下创新点:
(1)改进了地铁通廊结构半逆作法施工技术,解决了地铁通廊所处地水位高、市政管线多且地面已经通行的地下防水渗漏施工和地面变形等难题;
(2)改进了地铁细长通廊支护冷冻法施工技术,解决了相邻建筑物地下室肥槽内地铁通廊四周无止水措施的问题;
(3)提出了底板固有缺陷堵排结合防水施工技术,解决了非抗渗立柱桩与底板二次结合渗漏隐患的问题;
(4)提出了地下空间既有风亭结构托换施工技术,解决了深基坑内既有风亭与地下室主体结构嵌套施工以及风亭托换施工的难题;
(5)提出了超深地下室共用支护支撑结构后拆法施工技术,解决了支撑梁后拆所造成与主体结构平面上相冲突的问题。
4.该成果已在天津津湾广场金之谷大厦、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项目成功应用,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确保了紧邻项目地铁安全运营,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5.该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项、省部级工法1项、省部级及以上QC成果奖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篇;完成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地1项、广东省绿色施工示范工地1项,获得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1项。
评价委员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出席嘉宾名单
叶可明 上海市建委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
孟庆林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理事长)、教授
张晶波 住建部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滕 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会主任、教授(博导)
王幼松 华南理工大学建设经济管理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冯为民 广东工业大学系主任、教授(博导)
曾德清 中建西勘院深圳分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